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天津的国企改革要聚焦结构升级、产权制度、市场化机制等内容,在企业内部压层级、抓整合,引进新动能,释放新活力。
记者日前采访了天津海河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该集团在2021年年底组建以来,旗下7家设计企业协同竞合、创新融合、攥指成拳,“大经营、大生产、大安全、大风控、大监管”局面初步形成,整体上市稳步推进,有效推动了我市规划勘测设计产业链横向全覆盖、纵向一体化,为我市国有资本优化结构布局作出示范──
近日,天津海河设计集团所属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中标中能商融经济林产业园项目,为海河设计集团通过“行业跨界”“产业赋能”拓展新兴业务板块,实现“1+1>2”倍增效应的发展思路作了又一个生动的注脚。
刚刚中标的这个项目投资额26.78亿元,拟在陕西、安徽、新疆等地种植3200万株杜仲及870万株元宝枫,总林地面积13.5万亩。天津建院负责提供前期策划、产业规划、城市更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使用后评估、课题研究等全过程服务,市政总院则负责提供产业赋能,实现项目“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力争打造出农林行业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
这样的“链上协同”合作项目在海河设计集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在天津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项目中,天津测绘院与天勘集团共同负责二三维CIM基础数据库建库和CIM基础平台开发,天津规划总院负责房屋建筑管理和城市体检两个CIM+应用系统开发,天津建院和市政总院负责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制作及整理建库;在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柳林街区城市更新项目中,天津建院联合市政总院联手对柳林城市更新项目开展深入研究,聚力打造“产—学—研—用—居”系统的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样板;市政总院和天津建院、天勘集团组团作战,分别中标天津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的市政、房建、勘察设计工作;水务设计公司与市政总院合作天津滨海新区农业水源置换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天津建院和市政总院组成联合体中标雄安新区启动区综合服务西南片区小学项目勘察设计工作,全方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园林总院与市政总院组成联合体,中标武清区崔黄口镇电子商务产业园9条路基础设施规划项目……
海河设计集团自2021年年底组建以来,各设计企业间协同竞合拓市场,各基层单位共组成99个“结对子”团队,集团及企业领导层组团赴郑州、深圳、成都、重庆、西安等地拜访业主与合作单位,共享外埠经营渠道、办公资源。2022年,各设计企业间融合协作发展项目共达47项,预计合同额超7亿元。“各成员企业体量有大小,但术业有专攻,融合发展蕴含巨大能量。
进入2023年,还有更多领行业风气之先的大项目、好项目正在积极孵化中,高效协同、合理竞合、资源共享的‘大经营’格局正在形成。努力实现原有发展基础上的大幅提升,正是集团的主责主业所在。”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立军对记者说。
这个“大经营”格局背后,是海河设计集团挂牌后在制度上进行的深度融合。他们一方面紧扣发展所需做好“加法”,以核心企业职能部室为基本班底,在重新调整业务、重新划分职能的基础上,加任务、加职责、加“协同通道”,快速建立起了一支对集团业务耳熟能详的管理队伍,相继召开资质、经营、科技、数字化信息化、人才、安全、财务、国际化及上市工作等多个专题研讨会,使协同融合更加顺畅高效;另一方面,在制度流程再造上做好“减法”,从各企业管理模式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对管理急需的180余项制度进行融合与修订,制定具有勘测规划设计企业特色的业绩考核办法,使企业管理更精细,组织架构更平顺。
强强整合,最难的就是理念融合。海河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伟谈到如何加快7家设计企业发展时说:“要坚持党建引领,在深化集团党建工作‘保经营’‘促经营’‘护经营’战略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形势任务变化不断调整战术举措,确保高质量党建对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保障作用更加精准。”一年多来,海河设计集团搭建起了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四梁八柱”,国企三项制度(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包容、开放、共赢”的企业文化助力“津门设计七子”在经济转型、行业下行叠加疫情影响的背景下齐心协力、共渡难关,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实现平稳运行。
“肩负将规划设计产业打造成为我市支柱产业的光荣使命,海河设计集团党委正在组织编制落实‘十项行动’措施安排,措施中既有如何储备项目、跟踪项目,做好在手项目等具体工作,也有研究如何加快创新,指明未来方向。”赵建伟称。